20091221

曾經在另一個部落格,寫了一篇叫《三姨》的文章,描寫我多年未見的三姨,以及那個當下的心情。午後,大姨帶著小姪兒來家裡,我像是承襲媽媽在家工作的能力,讓隨時到訪的親戚、朋友不至於撲了空,好讓某一些情誼可以傳承下去。小姪兒四年級,換算年紀是十歲,好幾年沒見,他不記得有這個高高大大的長輩。脖子上圈著因為頸椎位移用來固定的頸圈,還是活碰亂跳。我不是個喜歡和親戚朋友聊天的人,那種沒有交集的生活,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,倒是家貓讓彼此互相有了話題,熱絡起來,於是一來一往之間,我們也就開始一點點的閒聊著。

大姨是媽媽的大姊,但還算是家裡排行老六的女孩,前五男後五女的孩子排行,讓幾個年紀相近的女孩情感深厚。雖然總是聽起那些她們有時的脾氣,鬧得彼此不往來,可是總是那麼好一陣子又連繫上。記得有年大姨來家,我正好從北城南返休假,她跟我說:「你是台北人了,看不起我們南部人。」那時深深的被傷了一次,總想:「不是這樣的,我只是去賺錢過生活,沒什麼好看不看得起的。」所以就算不太能跟親戚聊天說話,我都願意花一點點時間,在她們來的時候,坐下來,聽她們說話,或是跟她們說話。

媽媽的這一輩,就連看來最有自信的媽媽,在我們這些孩子面前,總還是有一些自卑。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,沒有過過那些所謂高尚的生活,或是沒有那些太過精采的生活,讓她們總帶著一些卑微,在孩子面前。那樣的自卑會逼著孩子們遠離,會讓身邊的人難受,久了誰也不知道怎麼跟誰對話。那時,我總會想起大姨以前在每個週末提來大包小包的菜,有我愛吃的零食,還有足以讓媽媽鬆口氣,不用擔心下週生活的菜要去哪裡找的食物。她來的時候,我也會鬆口氣,至少她來的時候,我們可以少承受媽媽隨時可能因為心裡一些過不去的情緒爆發。

今天大姨來,帶來三大盒小心包裝的冬至鹹湯圓,還有菜料以及那些爆香好的香菇和豬肉,外加一大包一起煮食的高湯,只要幾個步驟,就可以吃到暖暖的冬至圓。我問媽媽:「妳為什麼都不會做這種東西啊?」她說:「我也不知道她們去哪裡學的,她們(大姨、二姨、三姨)連皮都是自己做的。」那湯圓,就連餡都是大姨自己剁的豬肉,沒有那些過肥的肉,更沒有只有小不拉雞的小肉餡,是飽滿的一大顆。後來我想,媽媽一直學不會這些東西,大概只有一個理由,因為她是么妹,外公疼女孩,姊姊疼妹妹,不學也還有三個姊姊在上,還會做這些好吃的料理。

大姨和小姪兒離開時,我也同時下了樓。大姨一直對我說:「有空來家裡玩啊!」我說:「好啊好啊!」我想起以前在那個我喜愛的,他們的眷村裡,我和姊姊被寄放在那裡的童年,即使眷村不在了,那都是童年裡,很美好的一段記憶。而後來的大姨,也在我的青少年裡,留下非常重的位置。

謝謝大姨的湯圓。

攝:2009.12.21 家中瓦斯爐上還在煮的冬至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換日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